2016年 第7Z期目录
理念 (1) 语文教学中民间故事多角度阅读的创新路径——以《牛郎织女》为例 朱燕芬 (2) 雪莱《西风颂》与我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杨敏;黄翔 聚焦 (3) 狄更斯的幽默艺术新探——以《雾都孤儿》为例 余永锋 教学 (5) 高校汉语言教学中的古代文学鉴赏 郑顺婷 (7) 音乐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朱晓静 (9) 文化输出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研究 范莉 (11) 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影响 郭智荣 (13) 高职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模式探索 田会云 (15) 安贫乐道逍遥过,豪情满怀到碧霄——刘禹锡《陋室铭》《秋词》导读与赏析 程贵荣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反思与完善 万银洁 文学 (19) 《名利场》的主题意蕴和语言表达艺术 龚聪琮 (21) 《顶级女孩》的陌生化解析 魏振华 (23) 论《达洛维夫人》结构的主题表达功能 刘贝贝 (25) 毛姆小说的人物塑造艺术品鉴 陈志海 (27) 《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达 蒲秋菊 (29) 《喧哗与骚动》的艺术风格简评 鲁文雅 (31) 《名利场》中的讽刺艺术再探 张薇薇 (33) 《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塑造再探 郑敏 (35) 《文明路上的先锋站》之镜像解读 刘艳 (37) 理智的城堡——简·奥斯汀作品语用学研究 贺瑜 (39)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 史丽萍 (41) 英国小说中的海洋意象——以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为例 赵荣斌 (43) 建立自然的家园——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色》 赵庆 (45)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创作与人物特征研究 仇桂珍 (47)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女性悲剧解读 张静 (49)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尹燕 (51) 日本文学《万叶集》语言评析 王莉 (53) 巴金《家》中高觉新的悲剧形象剖析 李艳平 (5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三层叙事技巧解读 刘晓飞 (57)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 王会芳;马林琼;卢艳华 (59) 法国文化视角下的《基督山伯爵》 董小玲 (61) 宇宙时间和斯宾塞《仙后》的叙事时间 李莹 (63) 《睡谷传奇》的隐喻与思维风格分析 刘卓 (65) 《傲慢与偏见》的写作手法分析 牟筱瑾 (67) 《小妇人》人物形象分析 常丽萍;姚芮玲 (69) 《阿罗史密斯》中的医生形象辨析 宋元源 (71) 冯内古特《五号屠场》的狂欢化叙事研究 常智勇 (73) 探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特征 金晓莉 (75) 弗罗斯特诗歌的中庸之道 田丽玲 继承 (77) 浅析《论语》主题思想的表现艺术 杜建清 语言 (79) 索绪尔的新语言观的比喻研究 侯彩静 (81) 浅析认知语用观照下的模糊语功能 王晓丽 (85) 合作原则下的语言幽默研究 宋利华 (87) 四个副词视角下《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 张普安 学术 (89) 翻译视野下看《暮光之城》的女性主义 李春 (91)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语言翻译研究 吴江华 (93) 《西风颂》不同译本语言的对比研究 宋海英 (95) 汉语语言文化对英语语言学习影响的研究 王婧 (97) 明代文学家赵贞吉的诗文特色 陈世英 (98) 论里尔克诗歌与罗丹创作的互融研究简 胡珺;鲁瑜 (98) 论里尔克诗歌与罗丹创作的互融研究 胡珺;鲁瑜
|